灰塑工藝
1、原材料選用生石灰、紙筋、稻草、礦物質(zhì)顏料、鋼釘、鋼線。
材料配制及加工
紙筋灰:石灰與水按1:5比例,發(fā)透稀釋后用篩網(wǎng)過濾,定型成灰膏,加20%紙筋、千分之五的黃糖(紅糖)攪拌一次,待七成干后攪拌第二次,再經(jīng)過10天后方可使用。顏料用清石灰水稀釋,浸泡15天。
工藝從清末民初傳入花縣(今花都),民軒初期花山鎮(zhèn)鐵山村就有人從事灰塑工藝工作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,廣州灰塑行業(yè)中花縣籍(今花都區(qū))者不少。花山鐵山村的灰塑藝人邵波少年時便隨村中老藝人學藝,后來成為技術高超的灰塑名家。其子邵成村15歲隨父學藝,得父親言傳身教,今已二十多年,現(xiàn)活躍在珠三角建筑工藝界。廣州陳氏書院(陳家祠)、六榕寺、光孝寺、南海神廟(2張) 、三元里古廟等數(shù)十座建筑重修時都留下他的灰塑作品?,F(xiàn)從事灰塑工藝的藝人,在花都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區(qū)已不多見,這種民間工藝亟須珍視保護,使傳統(tǒng)的灰塑工藝在建筑業(yè)上
其它各進各路的瓦脊長短不一,后進正中的瓦脊長27米,與聚賢堂正中脊長相當,它也是塑造早的瓦脊(塑于1890年),的是首進東西兩側(cè)的瓦脊,只有5米長。這些瓦脊無論長短,都有完整的形制和排列,且裝飾題材都很豐富,包括各種民間吉祥圖案和粵劇折子戲中的歷史故事、神話傳說人物群像,人物群像的背景有瀑布、山陵、高低相望的亭臺樓閣,還有各種花鳥、瓜果等造型穿插其中,使這些瓦脊顯得生動活潑、絢麗多姿。
寶墨園清末民初是包相府,后稱寶墨園,是供群眾休息游樂的地方,所以有人說它是番禺早的公園。世易時移,原寶墨園早已被毀,原址已變成民居。改革開放后,發(fā)展旅游業(yè)和恢復物古跡的春風吹到了寶墨園,1995年在港澳同胞及社會各界善長人文的鼎力捐助下,寶墨園得以重建。
有裝飾效果的飾面修繕應滿足如下要求:
①、所用材料基本參數(shù):粒徑、質(zhì)感、色澤應與原墻面基本一致; ②、基層應平整,粘結(jié)牢固,接縫緊密;
③、表面層的施工工藝及紋樣,應與原墻面一致。
您好,歡迎蒞臨恒發(fā)古建筑,歡迎咨詢...
觸屏版二維碼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