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塑,古稱灰批,材料以石灰為主,作品依附于建筑墻壁上沿和屋脊上或其他建筑工藝上,是嶺南傳統(tǒng)建筑裝飾工藝,淵源其甚早,以明清兩代為盛行,尤以祠堂、寺廟和豪門大宅用得。(屋脊灰塑, 馬頭灰塑 ,正面檐下灰塑 ,青云巷灰塑)
灰塑工藝精細,立體感強、色彩豐富;題材廣泛,通俗易懂,多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人物、花鳥、蟲魚、瑞獸、山水及書法等。佛山灰塑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征和傳統(tǒng)的民間美術藝術價值。做工方面,佛山灰塑精致細膩,色彩艷麗。用材方面,灰塑藝人因地制宜,采用適合佛山炎熱而潮濕的氣候的雕塑材料石灰。它耐酸、耐堿、還耐溫。制作流程方面,佛山灰塑必須到待雕塑建筑的現(xiàn)場,于常溫下制作,不需燒制。制作過程中,在景物之中或每組圖案之間,巧妙地留出裝飾性通風孔,從而減輕臺風對脊飾的猛烈沖擊。值一提的是,灰塑學藝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出師,獨立施工。
這些瓦脊分別裝設在三進三路九座廳堂屋脊上。首進5條和聚賢堂瓦脊由文如壁店分別于1891年(光緒十七年)(聚賢堂脊飾于1976年被臺風刮倒,于1981 年重塑)和1893年(光緒十九年)燒制,中、后進東西兩路的4條瓦脊由寶玉榮于1894年(光緒十八年)和1892年(光緒二十年)先后燒制而成,后進大廳的瓦脊則由美玉成完成于1890年(光緒十六年)。
入門正中是一座巨型紫檀屏風。屏風高3.5米,闊4.5米,由5扇組成。中間是包公造像,一派剛正不阿之氣,令人望而敬畏。旁邊有包公遺詩中兩句:“清心為治本,直道是身謀”。這是包公遺詩中的精華。神話傳說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,狄青是武曲星。因此,在包公像右邊是狄青平南與平西,左邊是呼延家將大破五行陣等故事。畫面上旌旗飛舞,戰(zhàn)馬奔騰,人物形象生動,眉目傳神,充分顯示了當時眾將士保衛(wèi)大宋江山的英雄氣概。屏風頂部是云龍,屏邊是瑞獸麒麟,通花錦地,極為精細,屏座為的蓮花須彌座,刻有精細的蓮花瓣,底部是有西漢風格的草龍圖案。屏風背后刻有包公家訓、寶墨園鳥瞰圖及寶墨園建園碑記。整座屏風精巧絕倫,由沙灣青年雕刻師何世良與15個助手花了一年半時間雕刻而成。
您好,歡迎蒞臨恒發(fā)古建筑,歡迎咨詢...
觸屏版二維碼 |